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二十出頭>

早前跟大人到灣仔藝術中心觀看由劇團 <三角關係> 製作的話劇 <二十出頭>, 終於有時間寫點感想.


這套劇首演於1999 年, 對象為當時十九至廿五歲的年青人, 透過主角一段沒開花沒結果的 '自作多情', 讓觀眾回味一段段難忘的青春歲月.


這次為第8度公演的 '十周年版', 當年的目標觀眾現在都變成了 '三字頭'. 這次也是大人及其一眾友人看的第四次公演. 對他們來說, 儘管內容沒有大改變, 但是大家都看得很投入, 坐在我們前排的幾名男女便經常笑得 '人仰馬翻'.


這話劇的目標觀眾的年紀應該是比我再大一點的, 致令我對某些內容難以產生共嗚. 尤當仍為初中生的主角模仿當時紅星說話/ 唱歌/ 諗電影對白時, 旁人早已拍手大笑, 我則仍在絞盡腦汁, 嘗試記起他說的是那套戲的對白, 唱的是那個歌星的歌,  最後才發現我可能根本從未聽過未看過; 又或許當時年紀太小, 早已完全忘記~~ 直到劇情發展至後期, 主角成為高中生時所唱 / 播放的歌才是我所認識的.


第1次看這劇的我, 也被勾起了許多回憶, 當中有快樂的, 也有不快樂的. 看著主角們的故事, 才記起原來當年我也曾跟他們一樣這般 '無聊 + 百痴 + 天真' 過. 腦內浮現起一段段美好的純真歲月以及曾經發過的豆芽夢, 嘴角也不期然泛起異樣的笑容, 應該是取笑自己當年的天真無知吧!!


也就是因為這套話劇, 我才重聽那些歌曲, 聽的時候還被妹妹說我土呢!! 這也難怪~ 她們根本沒有聽過這些歌, 而這些十多年前的歌曲以現在的標準來說當然是 '老土' 了~ 不過可能這些歌根本並不如我所說的那樣動聽, 只因這令我想起當年聽這首歌時的感覺, 喜歡回憶起那時的情懷, 現在才會不斷重聽吧~


說到演員, 主角徐羨曾仍舊 '癲喪', 不論是為 <婚妙背後> 伴舞, 模仿 <足球小將> 內比賽的畫面, 還是扮演各新秀大賽冠軍唱其首本名曲, 都叫人拍案叫絕.


另外叫人驚喜的就是扮演姑姐的夏竹欣 (也是 <同事三分親> 內的Candy), 這是我首次看她演的話劇, 她演起來收放自如, 一幕與男主角爭唱 <飛圖卡拉OK影碟> 中的 <現代愛情故事> 叫人難忘.


至於飾演男主角暗戀對象阿wing的董敏莉, 則明顯地被比了下去~ 感覺上, 她並不投入於角色及劇目中, 在台上就如外人一般~ 可能這是要突出阿wing 與男主角之間的那種可望而不可即的距離吧!! 大人說, 以往幾代的阿wing好得多了~ 是真是假, 我也無從比較~


題外話: 董敏莉是我的大學同學. 其實也不可以說是同學, 只是大家同就讀於文學院, 她主修歐洲研究, 我則主修中國文史, 於同一年畢業. 大學年代的她已是一位兼職 model, 所以在校內也薄有名氣 (論名氣及受歡迎程度當然比不上飛魚王子方力申了~)


(當晚派既場刊, 紙飛機同眼鏡糖. 而家食返眼鏡糖, 覺得勁甜. 大人話上幾次公演係派 BB 糖, 即係好似粒水泡餅, 中間有個窿可以吹到 BB 聲0個種~ 我鍾意 BB 糖多d 喎~)

 


題外話:


那個晚上又再一次證明我的無知. 對於主角所說的 '螢光汁', '死仔包, 趁地稔'...... 等, 我是全然聽不明白的~~ 當其他人因為這些對白而大笑的時候, 我卻仍在苦苦思索它的意思, 這也令我無法如其他人一般投入~~


 


劇團三角關係的網頁:


http://www.trinitytheatre.org/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lt;Michael Jackson&#39;s This Is It&gt;

上個星期跟大人看了 'Michael Jackson's This Is It' , 認為值得記錄及推介一下~ 未入場前本以為這又是一套把綵排片段亂剪而成的一套 '發死人財' 的電影, 加上深信電影公司會以極速為這套電影推出各種版本的影碟, 所以入場的意欲不大. 幸好在大人的提議下, 我沒有錯過這套記錄著世界級天王巨星 Michael Jackson 在人生最後一段日子為個唱綵排的 '記錄片'.



這部片記錄了他為個唱一絲不苟地做準備, 從挑選舞蹈員, 以至服裝, 燈光, 音響, 和唱... 他都參與其中. 作為一位出道多年的天王巨星, 對自己的首本名曲應早就唱得和跳得 '滾瓜爛熟', 甚麼綵排, 練歌理應只是一件易事. 沒想到就是因為他對歌曲的  '滾瓜爛熟', 令他對每首歌每粒音也有很高的要求, 包括樂隊所彈的音調應從那裡開始及如何轉變, 還有和音所唱的音階及感情的表達, 他都不厭其煩地多次示範及排練, 認真得有如在 '雞蛋裡挑骨頭', 為的只是令到觀眾的耳朵聽得舒服. 


單是看他為了那些早已流行多時的歌曲, 構思了特別的出場方法 (如: 蜘蛛及機械人), 又加了許多爆破特技, 更為歌曲拍攝3D電影...等等, 可知他為這次個唱花了不少精神時間, 不斷求變, 務求令觀眾有驚喜的感覺. 明顯地, 他開是次個唱的目的不是如傳媒所寫的為了還債. 單是他的名字已是票房的保證, 何不省下這些特技費用來 '還債', 來 '生活'? 我不認為一個單純為還債而開演唱會的天王巨星會花這樣的物力和心力來做一場演唱會!!


我不理他被如何多的負面新聞纏身, 形象是如何的壞, 面容是如何古怪... 無可否認的是,作為一位表演者, 他絕對是一級頂尖的. 片中一開始便先播放一眾舞蹈員的訪問~ 這群慕名而來的頂尖舞蹈員均來自世界各地, 全都因對他的崇拜以及跟他同台演出的渴望而聚集在一起. 加上其他各方面的頂級表演者, 單憑這些零零碎碎的綵排片段, 可以肯定如果這個演唱會能成功開演的話, 一定會是個精彩絕倫, 觀賞度十分高的演唱會.


導演也將他不同時候的綵排片段並列在畫面中, 可見他雖然有時只是隨意擺動身體, 卻能如使了魔法般吸引著觀眾的視線~ 聽著聽者, 身體更會不自覺地隨音樂擺動~~ 他絕對是眾人的目光所在!


片中並沒有任何催淚或者傷感的畫面, 只是如實地剪輯了那些綵排片段, 以及一些跟他共事的人的訪問, 但看著他對舞台的專注, 對表演的執著, 對觀眾的重視以及對同伴和工作人員的尊重, 實在叫人心酸, 叫人心痛. 只因我們已失去了這一位真正的天王巨星......


這片只公映 2 週至 11 月 11 日, 有興趣的便要趕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