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一呼百應

前晚跟大學宿舍迎新營的一班 ''組仔組女'' - 布殊家族 - 晚飯, 由於有數名甚少出席聚會的仔女出席, 所以大家都忙於互道近況. 不經不覺我們已認識了 9 年 (又透露了年齡的秘密了......), 不知道當年宿舍迎新營的組別中, 有多少還會像我們這般不時相約遊玩晚飯呢?? 這次 '一呼百應' 的聚會, 出席的有10人之多. 除了其中一人因工作不在港外, 其餘仔女都抽空出席, 就算是加班過後累得很也趕來, 實在叫我這個搞手很高興!!


友情在某情度上是要刻意經營的 (其實感情也是~). 生活在科技世界中的我們, 有很多渠道來保持聯繫, 就算未能抽空見面, 還是可以透過電話 / msn / facebook / 微博來互道近況. 細心一想, 有多少人在我們生活中曾經擔當過重要的角色, 卻不知何故慢慢疏遠了, 到最後成為了陌路人?? 中學年代, 曾經跟某幾位同學走得很近, 親密到每天在學校見面也不夠, 放學後還要結伴逛街吃下午茶, 回到家中再談上個多兩個小時電話仍不肯罷休. 到後來各自升上不同的大學, 開始時還不時相約出來見面, 後來見面的次數漸少, 可能是忙於適應新生活, 結識新同學. 慢慢連拿起電話互道近況也懶於去做, 結果多年後再次相見已是對方的婚宴, 婚宴過後又再回復舊況...... 回想起來感到相當可惜, 也因此更珍惜現時的朋友.   


幸好, 以布殊家族為例, 雖然我們不常見面 (距離上一次較為多人出席的聚會應有差不多一年), 但熟悉的感覺依舊. 我們這桌客人仍是最嘈吵, 最惹人注目的一桌!!!


席間, 最令人羡慕的就是當年我的丈夫 - 組爸布殊, 他於數個月前辭職後便四處旅行. 剛於美國加拿大逗留了兩個多月, 回港後不足一個星期, 又將於今天起行到瑞士, 巴黎, 西班牙及印度, 預計兩個多月後才回來. 他說要趁年輕多見識, 我又何嘗不想呢?? 可惜我自問沒有膽量, 沒有財力, 只有羨慕的份兒......


而當年的 ''小女兒'', 今天卻告訴我這個 ''組媽'', 半年後便結婚當人家太太去, 她還多次叮囑她的衰組爸布殊務必要在她出嫁前結束旅程回港, 以參加她的婚宴. 她這番說話, 雖似霸道, 但叫人很窩心. 同時也不免體會到時光如煙飛, 大家都長大了, 成熟了, 傾談的話題都不同了.


雖然有點唏噓, 但內心仍為著我有這班好友而高興.  


1 則留言:

  1. 布殊真係好犀利呀﹗
    總感覺在讀書時認識的朋友是最有共鳴的~

    回覆刪除